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企业文化
荣誉资质
品牌故事
创始人介绍
产品中心
新品研发
红茶
绿茶
花茶
黑茶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公司动态
员工动态
服务支持
专业服务
技术支持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在线留言
联系方式
中文版
English
News center
茶出东方—潇湘茶文化节渠江薄片掠影
“茶出东方,醉美潇湘”,11月4日-11月6日第二届潇湘茶文化节在长沙盛大举行。来自全省近百家茶企的400多个品类现场参展,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潇湘茶文化秀。
07
2022
/
11
娄底红碎茶简史——中国茶全书《湖南娄底卷》
娄底茶叶种类主要有绿茶、红茶、黑茶,近年出产少量白茶。历史上娄底茶产品举世闻名,渠江薄片、永丰细茶、土贡芽茶、枫木贡茶、奉家米茶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引领茶产业的发展,带动茶产业繁荣。新中国成立后,研制出“双峰碧玉”“月芽茶”等著名绿茶产品,传统工夫红茶畅销世界,创新开发的红碎茶,开启了全国茶产业20多年的红碎茶时代,其创新成果推广到全国,创造了娄底茶产业高峰,挖掘恢复“渠江薄片”历史名茶,丰富了湖南黑茶品类。现今娄底红茶、绿茶、黑茶齐头并进,形成三驾马车共同发展的态势。“新化红茶”于2018年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一县一特”的 强农名茶。
31
10
娄底红碎茶的重大历史贡献——中国茶全书《湖南娄底卷》
60、70年代从国外引进转子机、LTP 锤切机、CTC滚切机,提高红碎茶生产技术。1979 年成立湖南省炉观茶叶科学研究所(简称炉观茶科所),红碎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红碎茶新技术研究”课题,由炉观茶科所陶中桂、孟寿䘵、谌根望,湖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欧阳吉华、刘定祥组成研究小组,先后仿制成功 LTP 锤切机、CTC 滚切机;自行研制成功 6CSJ-4 型塑辊振动输送静电拣梗机和散坨机;设计了通风、加湿、空调发酵装置。通过反复实验,研究出轻度萎凋—强烈快速锤切—低温高湿缓慢通气发酵—高温抑酶逐层降温干燥—振动摊 凉散坨—静电拣筋毛片—简化精制流程—及时包装封口的全套新工艺。
千年安化黑茶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茶叶到“渠江薄片”
史实证明,安化黑茶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开创了中国黑茶的先河。 20世纪70年代挖掘的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迹,这座2000多年前的西汉墓葬中,出土了一具完整女尸和令人难以想象的大量珍贵文物。2016年6月,马王堆汉墓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马王堆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其中一件并不显眼的用竹箱包装的茶叶,成为与黑茶产业密切相关的重要历史见证。 1987年《茶叶通讯》杂志发表文章,马王堆汉墓中一竹箱所装黑色颗粒状物品通过切片分析,被确认为茶叶。 有专家研究提出,这一箱西汉的神秘茶叶可能是安化黑茶的原形。理由如下: 一是安化历朝历代都是宫廷贡茶的原产地,达官显贵不但在生要喝安化黑茶,死了也要用安化黑茶陪葬。 二是安化属于马王堆汉墓主人地域的管辖范围,这在我国历史上是有据可查的。 三是安化黑茶的制作工艺,采用松木烘焙干燥,具有气味芳香、杀菌防腐的功能,可以长久保存,符合陪葬品的要求。 四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茶叶用竹篾箱包装,是安化黑茶历史上明显的包装特征。 五是安化黑茶无论从水路还是从陆路都可以随时运往长沙。 所以,有充足的理由说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茶叶应为安化黑茶。安化的产茶历史由此可上溯到2300多年前的西汉,至于以前到何时,尚无从考证。 从文字记载来看,渠江薄片在历史上享誉千年之久,早见诸文字记载是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杨晔《膳夫经手录》中有“渠江薄片由油苦硬”的记载,这与安化自古使用松柴火烘焙而使茶呈黑褐油润的特点相吻合。 之后在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明德二年(935年),毛锡文《茶谱》记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一斤八十枚”说明体积较小,可能与早期的金属铁币相似,应属早期的紧压制茶。 再后来,吴淑在《茶赋》中记述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转身,茶奔之利,其功若神,则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柳,香浮碧乳。”可见,渠江薄片在宋时已被列为茶苑中的名品。 时至今日,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施海根主编的《中国名茶图谱》、阮浩耕主编的《中国名茶品鉴》都对渠江薄片做了记载与介绍。这些记载,都一脉相承地说明,安化黑茶的加工制作至少有上千年历史。 本文选自《一小时读懂安化黑茶》,安化黑茶杂志社编著,蒋跃登、李朴云主编。由红网安化黑茶频道综合。
28
湖南省十四届茶博会开幕 新化红茶别样“身姿”亮相
央广网长沙9月2日消息(记者欧峰 通讯员周盛初 曹庆华 袁晓辉)9月2日,2022年第十四届湖南省茶业博览会在长沙举行。博览会上,来自“湖红之源”茶叶核心主产地的娄底市新化县的5名茶寿老人一亮相,就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新化渠江薄片万亩有机茶种植与加工基地竣工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李响炮)6月17日,新化渠江薄片万亩有机茶种植与加工基地竣工。娄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文君宣布竣工。市领导欧友生、刘宏业、龚彧、李梦贤参加竣工仪式。 新化是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商品茶出口基地、中国绿色生态茶叶之乡,目前茶叶种植面积达5.2万亩,茶叶加工企业达3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加工产值6亿元。作为新化茶叶产业的领军企业——渠江薄片茶叶有限公司拥有良好的品牌信誉,其生产的“渠江薄片”、“梅山毛尖”先后荣获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并走出国门参加蒙古国和在澳大利亚举行的G20中国茶文化艺术展。 新化县万亩有机茶种植与加工项目是渠江薄片茶业有限公司的投资项目。项目于2012年7月开工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是娄底市、新化县农业重点建设项目。经过近3年的建设,已建成集种植、旅游、加工、展示、茶文化为一体的园区,占地面积136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加工园区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茶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生产加工流水线一条。项目建筑按仿唐中式园林建筑设计,体现新化独特的茶叶文化内涵,年产值1亿元。